跳到主要內容

嘉義市立美術館-身心障礙網站商標

主題刊物

館刊〈回歸線〉|Vol.002

本期由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啟航,開館籌備以美術館「+1」的參與式概念推展外擴連結,佇、看、聽作為教育推廣新嘗試,跨越白盒子內外。 開館首展《辶反風景》以藝術發展過程中對「風景」的思考為經,展出臺灣日治時期繪畫、館內典藏品及當代創作的景觀時間軸為緯,俯瞰不同時代藝術家對風景的詮釋與辯證,探問風景概念牽引出對媒介、觀看、現代性、政治、權力關係和地理邊界的思考,精描藉由風景改念重新觀看、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 【跨域視點】看往英國Artangel、香港藝術館到英國泰特美術館、鳳甲美術館與北投計畫、高俊宏/許聖泓/王煜松的當代觀景。【連動實驗室】從城市出走,【典藏研究】嘉義公園寫生風景、【閱讀嘉義】的嘉義聲音計畫與嘉義市街動態風景、【話‧畫都】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回望嘉義與城市。 藝術參與過程為本館重要價值之一,作為藝文體驗場,打開美術館建築,期冀本館成為嘉義市藝術扎根發展的動能核心,航向嘉義藝文城市的美術館時代。 - 專題/辶反風景 驚鴻、攝獵、深描—從風景寫生與詮釋中看地方疆域的生成|高千惠 「觀視」諸羅風景—歷史記憶、經濟活動與文藝的交疊|李知灝 從風景裡走來,回望己身—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展「辶反風景」|陳韋臻 跨域觀點 透過委託創作豐富公眾記憶,創造新的感性連結—英國Artangel|李欣潔 觀看之變:從「觀景 ‧ 景觀—從泰納到霍克尼」看風景的脈絡|蔡倩怡 另類在地領航員,地方美術館的定位與角色—鳳甲美術館與北投計畫|葉佳蓉 找回觀景窗—高俊宏、許聖泓、王煜松作品中的當代風景|蘇唯瑄 連動實驗室 前往風景的途中—從城市出走的創作想像|林怡秀 典藏研究 創造一座想像的公園—嘉義公園的寫生風景|陳世岸 閱讀嘉義 聲響軌跡與消逝的音景—許雁婷與澎葉生談「嘉義聲音計畫」|王萱 捕捉動態風景的兩種路徑|陳冠彰 話·畫都 筆墨精神與交友「線條到網絡—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楊佳璇

館刊〈回歸線〉|創刊號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刊《回歸線》以「想像一座美術館」為題於2019年底創刊,刊名「回歸線」一方面錨定嘉義這座城市本身的地理特徵,另一方面亦藉由中文的「回歸」與英文「Return」(重返)的相互指涉,暗示刊物內容欲將讀者帶向閱讀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發展紋理之企圖。在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的歷史建物以嶄新面貌重新亮相之前,梳理在地與藝術發展的連結。 由【想像一座美術館】作為前味,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菸酒公賣局嘉義支局佇地近百年,閒置後逐漸成為市街暮色背景,直至2018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增改建工程」開工動土,正式啟動各界對於嘉義市立美術館的想像。因此封面特以增加塗抹痕跡的菸酒公賣局嘉義支局老照片,創造對於想像美術館的開放感。 中味接續國際【跨域觀點】,介紹國外專業藝術場域特色及關注面向。【連動實驗室】與【典藏研究】將焦點再拉回實驗場域和嘉美館典藏脈絡。專欄【閱讀嘉義】走讀美術館街區記憶。【話.畫都】以美術館開館前的教育推廣為後韻,蔓延城市。 - 專題/想像一座美術館 畫都嘉義的成型-1930年代的桃城藝壇|蕭瓊瑞 1990年代後的嘉義藝術現場-專訪黃海鳴、蔡美文、賴依欣|林怡秀 嘉美館,從古蹟到當代的時間工程學-專訪黃明威、王銘顯|溫語晨 跨域觀點 朝向一座解放的美術館-荷蘭凡艾伯當代美術館|李欣潔 不只是當代藝術,更關乎城市發展-北愛爾蘭大都會藝術中心|謝以萱 京城→首爾→文化:見證歷史、迎接當代的火車站-韓國文化驛首爾|楊爾寧 歷史·文化·在地蔓延-西澳洲弗里曼特爾藝術中心|陳沛妤 連動實驗室 重返黑金段,文化保存與實驗創新-專訪陳一凡與王德合|陳沛妤 典藏研究 《北迴線:嘉美典藏》典藏脈絡綿延點點,串聯嘉義藝術的縱向剖面|典藏研究組 閱讀嘉義 走讀美術館的街區記憶|陳世岸 洄游側記|陳冠彰 話·畫都 牆外的藝術課-嘉義市美術館開館前的教育推廣|楊佳璇
回頂部